老俩口真的搞不懂儿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上网看到一篇文章,一位留美北大生王猛写了一万多字的信数落父母的错误教育模式。

他12年春节不回家跟父母过年,拉黑父母的联系方式6年,他是独生子,在别人的眼里:“他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

他把自己与父母决裂的原因归结于父母的“过度关爱”,他总结自己的性格特征:“内向,敏感,不善交际”。他对父母对他的“肆意操控”、和“过度炫耀”无比愤怒。他说:“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

他举了一件发生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候的事情,那时候有一个文艺节目,班主任让班上所有男生都穿齐膝短裤,演出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没按照老师规定的着装标准穿着,他感觉无地自容,而这一切都是妈妈造成的。“我母亲不由分说地让我穿长裤,我提出带上短裤备用的请求也没被准许。”他抱怨从小到大,自己的穿着几乎全部都是按照妈妈的要求和审美标准来买的,妈妈从来不尊重他的个人意愿。

王猛是生活在家属大院的孩子,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交的朋友全部都是父母认识的了解的认可的,过度单纯的环境让他读大学的时候思想很简单,适应不了复杂的环境,适应不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大学毕业后处处碰壁。

读五六年级的时候,王猛对奥数感兴趣,想去学奥数,一开始妈妈不同意,但王猛硬要去读。一次参加奥数考试回来后,发现自己携带的文件夹不见了,后来好不容易找回来了,却发现被人划坏并涂抹了,王猛回家把这件事情告诉妈妈,妈妈不但不安慰,反而讽刺说:“看到了吧,我当初上你不去你不听,现在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妈妈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是过来人,我比你懂,我是最爱你最保护你的人,你什么都要听我的安排,你只有听我的安排才会少走弯路,你看看,这就是你不听我的话的下场,你以后不要继续自作主张了,乖乖地听我的安排就是了,我是你妈妈,难道我还会害你不成?)

读高中的时候,王猛多次跟父母提出想到外面的学校上学,但总是遭到父母拒绝。他对父母的控制非常讨厌,他本以为考上北大之后,就可以彻底脱离父母的控制,谁知照样被“控制”。离家之前,父母要求王猛给在北京的大姨打电话,从那以后在北大读书王猛被父母在北京选的“代理人”——大姨“控制”,大姨经常给王猛打电话,还悄悄跟王猛的同学联系,间接了解他的情况。在王猛看来,父母对他所谓的爱其实就是确保他的人身安全的基础上以便持续地控制。

父母对王猛过度保护过度包办代替,导致王猛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很差。与同学在一起吃鸡蛋,王猛连剥鸡蛋皮都不会,被同学取笑,王猛羞愧难当,回家把这个事情告诉父母,父母不但不理解,还继续嘲笑他,并且还把这个事情当作笑话一样跟所有的亲戚朋友分享。

王猛考上北大让父母非常骄傲和自豪,临去上大学前,父母组织自己单位的同事及家人一起去旅游,王猛本来不想去的,但是被父母“胁迫”不得不去。一路上,妈妈不停地对同事炫耀王猛如何优秀,不断地分享自己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但是妈妈在分享的同时却是愁眉苦脸的。王猛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个旅游团总共有二三十人,导游在安排住宿的时候,当着全团的人宣布:“这位北大的状元和两位小姑娘一起住,如何?”王猛一下懵了,不知说些什么,父母也不吭声。过后王猛不满地对父母说为什么要接受导游的安排时,父母对王猛一顿批评:“你马上要出去读书了,别人乱说话这类事会很常见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这孩子都是读大学的人了,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对人要包容,这个世界上的人是很复杂的,别人不尊重你或是乱说话是很正常的事情,要愉快地接受,不要计较,你这种太斤斤计较的缺点是要不得的,必须改掉这个毛病,要学会包容。)

在大院学校上高中时,一次王猛向父母反映自己调座位后身边环境变得糟糕时,也遭到了父亲的打骂,“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凭成绩好?”高二时,再向父母反映学校的处境,提出想跟校方谈谈时,父亲依然没有支持,而是说“你必须学会跟任何人相处”。(这句话的意思是:你长大了,你得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人,你不可以享受特权,学校怎么安排你就怎么服从就是了,不可以有不同意见的,你别以为你成绩好你就可以享受特殊待遇,你太私了太自我了。)

 2005年春节是王猛跟父母一起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当时,王猛即将大学毕业,小时候曾经取笑他不会剥鸡蛋的亲戚过年的时候来到他家,“她看我正在做一件塑料模型就瞟了我一眼,讪笑道‘原来你只有玩模型时,动手能力才不那么差’。”(亲戚的这句话在心理健康的人看来,确实不算什么,完全可以一笑而过,但在王猛看来,却是尖刻的挖苦和讽刺。他有着非常高傲的一面,同时也有着非常自卑的一面,他因为人际关系差自卑,因为缺少朋友自卑,因为独立生活能力差自卑。过去父母经常不尊重他,他内心郁积着很多很多的怨气,他对别人不尊重的语气反应非常强烈,一丁点的不尊重都会让他无法承受。)王猛站起来对亲戚怒目而视,父母当时没有任何表态,过后对王猛一顿批评,说王猛太小气太计仇,对亲戚没礼貌。从那以后,王猛再也不回家过年了。

大学毕业之后,王猛先后找了几份工作,但都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没法工作下去,于是王猛决定出国读研究生,当然是父母的资助。王猛到美国读研究生,父母又找了在美国的“老朋友”帮忙“照顾”王猛,王猛很讨厌父母在美国的这个老朋友,对父母写信说不喜欢这个老朋友的为人特点,并一一例举了很多不喜欢的理由。(因为他长期生活在过度单纯的环境中,他爱憎分明,黑白分明,不能接受他不喜欢的人和事,不喜欢的人不来往就行了,但是因为这个人是父母的老朋友,他他不想继续交往,但是父母不同意。)

父母对王猛的信不以为然,觉得是王猛自己的问题,并要求王猛继续跟各种有问题的人交往。王猛对父母的不理解非常反感,于12年给父母写了一封长长的决裂信,从那以后把父母的所有联系方式全部拉黑了。(他为什么跟父母彻底决裂?因为他一直努力让父母理解他,父母不但不能理解他,还继续批评他,他对父母已经死心了,他决定更加严厉地惩罚父母,过年不回家对父母的惩罚还不够严重,与父母彻底决裂才能让他心理平衡。同时他已经回国了,自己有工作有工资了,不需要父母寄钱了,不必再靠着父母了,不想再受父母控制了。)父母没办法联系他,他也不再主动联系家人,他不回复父母的任何信息。

在最近十年,他回家过一次,还是不得已才回家的,他在家中只呆了不到十分钟。他在他老家所在的那个城市只呆了6个小时,是因为要更换过期的身份证才回家的,否则是不会回家的。(这么多年不跟父母联系,他因为身份证过期才不得不回家拿户本书去办理身份证,在家呆的时间不到十分钟,可见他对父母的怨气有多严重。在他看来,这个生他养他的家是一个冷冰冰的地狱,他一分钟都不愿意呆在这样冰冷的家。父母是伤他最深最重的人,父母连陌生人都不如,至少陌生人不会伤害他。)

大学毕业王猛连续找了几个工作,但是与人相处的能力很差,工作业绩很差,他意识到自己性格上有问题,于是跟父母要求到美国读心理学研究生,父母同意资助他到美国留学。他希望通过学习心理学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在美国读书期间,有一段时间他注意力很难集中,总是不受控制地回忆过去不开心的事情。他在美国做了心理咨询,他把自己问题的原因归结于父母错误的教育模式,并写信寄给父母看,但父母看了之后不以为然,把责任推到王猛身上。

在美国留学结束之后,王猛回到国内工作,经历了几次不愉快的工作,最后找到某所高校,在这所高校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项目研究。虽然王猛回到了国内,父母依然不知道他在哪里工作?做什么工作?住在哪里?父母只知道儿子就在北京。父母的朋友每当问到他们的儿子为什么不回家过年时,父母总是对人家撒谎说“儿子在美国,没时间回家”。

2017年国庆,王猛突然收到一封父母的邮件,父亲说:“我们可不可以聊一聊?随便你喜欢聊什么话题都行。”王猛冷冷地回复:“我喜欢的话题有人聊”。(得到这样冰冷的回复,这位父母不知是什么感受?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独生子的身上,父母为了这儿子花了大量的心血,供这个儿子从小学读到中学到大学再到留学毕业,少说也应该有两百万人民币了,最后得到却是这样的回报。)

 王猛的父母很不能理解儿子,觉得儿子心胸太狭隘了,父母是有一点错,但也不是什么大错呀,而且动机都是为了你好呀,为什么要揪着过去不放呢?不光老俩口搞不懂,很多人都不能理解:

生活在一个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的家庭,生活无忧,从小成绩一直很优异,是同学老师羡慕的好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缺陷,为什么对父母却像仇人一样呢?谁没有一点缺点,看在父母辛辛苦苦为你着想供你读书的份上,为什么就不能原谅父母呢?你自己都不完美,你有什么理由苛求父母完美?18岁之前你可以怪父母,但是你现在都是34岁的人了呀!不管父母有多大的错误,也不能这样惩罚父母呀!无知者无罪,就算父母因为无知对你造成一些阴影,但父母也不是故意的呀。

在王猛不跟父母联系这些年来,父母不管儿子回不回复,父母都会在春节前给儿子发信息问他要不要回家,绝大多数信息都不回复,只回复了两次,这两次回复还是在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仅仅是非常简短的回复“有事,不回”和“不”。

老俩口刚开始不能接受,但慢慢就习惯了,不习惯又能怎样呢?“我们除了被动的接受还能怎么办?他电话拉黑了,短信不回,也没有什么微信。”

母亲说:“每年春节都有人问,你们儿子咋又没回来?我都说他在美国,忙,不方便也没多少时间。”母亲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说真话,她觉得这是在给儿子撑面子。面对儿子埋怨母亲用怪异的表情来炫耀儿子,母亲非常委屈:“儿子考上北大,别人总是问这问那,我肯定得说话呀,我总不能拿儿子的缺点对别人说吧。”老俩口已经接受这个现实了,他们在给儿子足够的时间,和解的大门永远对儿子开放,主动权永远在儿子手上,儿子什么时候愿意回归这个家,他们永远都会热情拥抱。

2018年春节马上就要来临了,王猛决定还是不回去过年,他说:“我已经没法信任他们了,那么多次机会都那样了,能相信突然地改变吗?”别人问他“可父母就你一个孩子,把你抚养大,送进了令众人向往的高等学府,就这样决裂,你有想过他们的感受吗?”王猛冷漠地说:“那是他们自作自受。”

王猛不愿意宽恕父母,因为找不到宽恕的理由,因为父母一直没认为自己有多大的问题。在父母看来,儿子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很正常的,就是工作遇到挫折和去美国读书做了心理咨询之后才变的,“儿子过去有什么问题想法都会给我们说,有一次还主动用别人的电话给我们打电话,回家也会说学校里的情况,甚至还会做几个新菜。”“即便是他没有回家过春节的前几年,2008年家里地震,他拿到去往美国的offer,还是从家里启程的,到那边还主动给家里说自己的情况。”

父亲觉得儿子“就是在美国和父母的‘老朋友’相处不愉快才变的,还有在北京读书的时候我们给他推荐联系的人也是原因,他就觉得我们是在找人控制他,我们干嘛要控制你呢?无非就是在异地他乡希望你有一个熟人方便互相照顾而已。你不喜欢大姨二姨,你跟她们来往少一点就是了,但礼节还是得讲的吧,她们又不会融入你的生活,怎么算是控制你呢?你一个人在异国他乡,遇到什么困难时多一个熟人朋友总是有好处的嘛,虽然是天下太平,但意外事故总是会有发生的呀,你万一出车祸受伤了,或是被抢劫了,或是被坏人伤害了,有一个朋友或熟人总要比没有好呀,人家还巴不得有更多的熟人呢,怎么说是我们控制你了?都是这么大的成年人了,为什么就不能多包容别人呢?”老俩口真的搞不懂儿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他今天34岁了,从17岁开始就不在父母身边了,怎么总是说我们控制你呢?你都是在外面遇到的问题,怎么总是归因到父母身上呢?

 221教育孩子之难,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

图片221:教育孩子之难,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

保持关系比教育更重要,父母和子女没有良好的关系,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甚至你越说他越反着做,还有什么教育可言呢?不仅教育的目的达不到,还会失去人间最宝贵的亲情。

当你和孩子成为最好的朋友,你们同喜共悲的时候,不必教育,你的期望也会成为孩子的愿望,那就不仅会收获孩子的成功,还会收获亲情的幸福。

教育孩子之难,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是否乐于宽容与变通。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父母自身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模范,不然,上行下效、承先启后,孩子必然会出问题。

Comments are closed.